高速路建設推動當地提出的融入廈門灣新思路
本報訊 (記者 林森泉 通訊員 李海水)今年來,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中,與廈門僅一山之隔的安溪縣緊盯著龍頭城市廈門,在經濟發展思路上,敢于突破行政區劃,大膽提出融入廈門灣,對接大都市,建設現代山水茶鄉的新思路。
通往廈門的高速路正在建設
安溪山清水秀,但崇山峻嶺阻礙著與港口城市廈門快速對接。往返于安溪與廈門之間的人們,格外渴望有一條快速公路相連。去年10月份,安溪人民翹首盼望的高速路在安溪境內率先開工。這條公路是泉廈高速路復線,未來北與泉州到三明的高速公路相接,南與同三高速公路泉廈段相接。
在安溪龍門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開工的標段總長是6.8公里,雙向4車道,陸基寬24.5米,設計時速80公里,投資4億元,2007年上半年完成,現已完成投資近9千萬元。全線建成后,從安溪縣城到廈門大橋頭,預計只要30分鐘路程,安溪將進入廈門半個小時的經濟圈里。
安溪縣一名干部稱,在1996年,安溪打通龍門隧道,公路的通車距離縮短了。這是兩地交往的一大飛躍,更多的安溪人到廈門去發展,安溪與廈門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安溪接受廈門的輻射得到更好的發展。
所有的規劃都與廈門對接
龍門鎮與廈門市同安區接壤。該鎮的陳德誠副鎮長對記者說:“鎮里所有的規劃都與廈門對接,想融入廈門經濟圈已經想了好幾年了�!�
據陳德誠介紹,越來越多的安溪鄉賢看到家鄉離廈門近的優勢,紛紛要回家鄉投資辦廠,這就促使政府要考慮對接廈門。于是,政府就整合和優化在龍門鎮的工業園區。隨著高速公路的開工,引來八馬茶業、閩華電器、鑫興億鞋業等一大批企業落戶或擴大規模,1500畝的工業園區余地不多了。
據悉,安溪的旅游業規劃也瞄準廈門,規劃與廈門對接,想進一步從旅游大都市廈門得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