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5時,“‘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發布儀式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成立55周年慶典酒會”將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主流媒體的總編輯與常年支持這本刊物的院士、專家、作者、讀者、廣告商、發行商,以及來自“最美”地方的代表500多人匯聚一堂,為《中國國家地理》、為“中國最美的地方”喝彩。
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家學會組”、“媒體大從組”與“網絡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媒體組”與“人氣組”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生12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濃墨重彩推出的“專家學會組”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島、海岸、瀑布、冰川、峽谷、城區、鄉村古鎮、旅游洞穴、沼澤濕地等15個類型,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景觀類別,由全國5家專業學會、十幾位院士和近百名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團評選,最終每個類型各有若干佼佼者進入“最美”排行榜。隨著《中國國家地理》10月號550頁巨厚版“選美中國”特輯的問世,這份頗具顛覆意味的排行榜也引來了軒然大波。
在“專家學會組”的最美排行榜中,許多曾經默默無聞的地方被推到了公眾的視野之中,《中國國家地理》在雜志中將此表述為:顛覆傳統:名山名湖紛紛落馬;推進審美:冰川雅丹進入視野;關注西部:邊緣文化大放異彩。新的世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從一個全新角度向世人揭示一個最美、最自然的中國,推進了新時期的審美進程。
“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 秉承著這樣的辦刊宗旨,《中國國家地理》經歷了1950年《地理知識》在南京創刊,又歷經停刊,復刊,改版,到2000年10月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這本傳承了半個世紀的雜志,以嶄新的辦刊理念,架設起科學與大眾的橋梁.隨著《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日文版、青少版的分別上市,他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地區和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是中國目前最具成長性的科學傳媒。
為了答謝廣大讀者對雜志始終如一的支持,為了推進新時期審美的進程,作為一個一直在努力成長與思考的媒體,《中國國家地理》在55周年社慶之際,發起了“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活動,并且以不變的價格推出了55萬冊10月巨厚版的“選美特輯”投向市場。評選過程中,雜志社沒有向任何一家媒體或景區收取分毫費用,《中國國家地理》以媒體的良心為讀者履行著媒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