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昨日是廈門機場園林廣場停車樓投入運營第一天,可提供1075個停車位。記者走訪發現,新停車樓的投用極大緩解了機場片區的停車壓力,昨日全天接待社會車輛約2000部。不過,不少司機不知新建停車樓便利、收費便宜,依然舍近求遠,使地面上的東停車場一直處于爆滿狀態,對比之下,新停車樓空位全天都在600至800個,利用率不到4成。
此外,由于機場道路基本變成單向通行“大循環”,在枋鐘路下穿金尚路口通道工程建設的影響下,一些交通節點的通行能力不足,易造成車輛滯留。
現場
停車樓管理先進
找車位尋車都很便利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經成功大道前往機場。由于之前了解過機場片區的交通路線圖,記者從翔云一路轉至翔遠三路、翔云三路、翔遠四路,從停車樓東側的三號口進入。記者發現,停車樓的三個進口都較寬敞,尤其是三號口寬3車道,轉彎半徑也大,比一般停車場“羊腸小道”般的入場方式便利不少。
停車樓的管理方式先進。記者剛下到停車樓北側的“即停即走”車道,就有工作人員引導指揮記者前往相應停車進口。LED顯示牌上顯示還剩800多個車位。停車樓的總體設計大氣,車位、過道寬敞,光線充足,即便是越野車停車入位也毫不費力。另外,智能化系統如LED感應顯示空余車位、圖標配合英文字母及顏色區分停車區域,使找車位、尋車都變得十分便利。
提醒:在出場時,記者發現,可能是還不熟悉停車樓的出口分布,大多數司機都擠在2號出口。其實,機場停車樓北側靠近“即停即走”車道有10個收費口,從這里離場要便捷、快速得多。司機若想更快離場,還可選擇先在收費崗亭繳費,再從快捷通道離場。
問題
東停車場爆滿
南停車場過夜車扎堆
機場方面昨日統計,新停車樓全天接待社會車輛約2000部,大多是1小時內就走的接送車輛,空余車位一直保持在600-800個以上。相比之下,不太方便、收費較貴的地面東停車場依然全天爆滿。
記者測算了一下,在新停車樓里,只要停車靠近北側,也就是候機樓一側,只需2分鐘就可以通過走廊、自動扶梯,直達機場到達層。而東停車場到候機樓至少要3分鐘。
價格方面,新停車樓車輛臨時停放1小時以內每輛次收費6元(含1小時),東停車場臨時停放1小時以內每輛次收費8元(含1小時);長時間停放更貴,基本都比新停車樓貴20%左右。所以綜合來看,實在沒理由舍近求遠。
記者還發現,昨起不再接待社會車輛的南停車場車輛仍然不少,場內至少有7成車位停滿,其中多數是過夜車。“因為之前南停車場免費開放,不少車主出遠門之前直接把車丟在這里,占用資源。”機場相關負責人說,“從25日開始,南停車場只出不進,但估計滯留車輛得花一星期左右才會全部離場。”
路況
機場周邊道路
交通壓力大易擁堵
翔遠三路、四路,是機場單向大循環中的“出路”和“進路”,交通壓力最大。昨日下午,這兩條路一度擁堵。交警說,這與機場外圍道路施工有關,也與一部分司機不熟悉通行規則、頻繁違章有關。
目前,枋鐘路下穿金尚路的通道施工正在進行,占用了不少路面,進出機場的車輛都要繞道,使整個機場片區疏散車流的“口子”變少,一旦出現爆發車流,比如下午航班較多時,容易發生擁堵滯留。按照工期,這個通道將于今年五六月份完工,屆時情況會有所好轉。記者發現,由于采用單向大循環,一些司機不知道新停車樓南側這條路(也就是1、2號進出口的道路)是自東向西的單行路,被交警攔下來的時候才慢慢倒車退回去,直接影響翔遠三路的車流順暢。
交警提醒
到機場接客人
行駛路線要調整
昨天上午9時30分,廈門機場迎來春運前夕旅客流量第一波高峰,出發層到東引橋以及翔遠四路停滿了車,再加上27路、37路、81路、304路、312路公交車和L19路BRT連接線專車,都要經過翔遠四路或翔云一路,導致交通出現嚴重擁堵。
提醒:如果是出租車“接客”,一定要把車開到候機樓東側的出租車專用停車場,但行駛路線要調整,可從埭遼路通行,避免給翔遠四路造成交通壓力。如果是“接客”的社會車輛,除了可把車開進園林廣場停車樓內乘電梯或扶梯就近“接客”外,也可以經過埭遼路,將車停在東停車場。 此外,昨起,位于機場南停車場東北側的公交臨時停靠點已被取消,并移至翔云三路(航管同側)。
(通訊員 劉海英 李暉 本報記者 王元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