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家旅游局相關人士昨天表示,從目前已獲知的情況看,叫賣“太空游”產品的行為不符合規定,屬于違規行為。
這位人士是針對香港太空旅游公司來北京招攬“太空游客”作上述表示的。昨天,將第三名太空游客奧爾森送上太空的美國太空探險公司中國區惟一合作方———香港太空旅游公司負責人蔣方透露,除“繞月飛行”之外,太空軌道飛行、亞軌道飛行、極限飛行、特技飛行、零重力訓練5個項目將對所有中國游客開放。據介紹,太空軌道飛行和亞軌道飛行將在俄羅斯進行,而其余3項不離地的三個產品則將在美國進行。
蔣方介紹,中美項目合作方希望能首先以組團的形式進行拓展,10個人為一個團。報名者將在美國進行為期16天的太空文化考察,進行地面太空訓練項目,參觀宇航局航天發射中心。每個人所需的費用大約為10萬人民幣。
蔣方稱,關于“太空游”的組織資格問題,他已向相關法律人士進行過求證,“沒有人告訴我這不合規定”。
國家旅游局綜合司有關人士就此表示,由于美國并非中國公民旅游目的地,所以現階段并不允許旅行社組團前往,因此“這種組團前往美國的做法違反規定”。
對于香港太空旅游公司在北京工商等相關部門是否已經備案,蔣方一直避而不答,他向記者展示美國太空探險公司給予的代理書,但沒有出示其他證件。
高朋天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錢列陽對此表示,美國公司或者代理公司要在中國內地設立代理公司,需要在工商機關登記、稅務機關備案才能在內地開展業務。浩光律師事務所阮律師也表示,如果不登記備案開展業務就屬于違規行為。
觀點-中國搞太空旅游還不現實
神六飛船系統顧問戚發軔表示,空間資源應以科學發展優先
本報訊 對于美國太空探險公司來京推銷“太空游”,神舟六號飛船系統顧問、神五總設計師戚發軔表示,中國搞太空旅游還不現實。
戚發軔說,“為了充分利用資源,飛船內裝了好多東西,但全都是做實驗的,空間資源是很貴的,要充分利用,應該以科學發展優先,”所以太空旅游可能要等到以后再談“。
“至多只能算是炒作”
旅游專家表示,只對幾個人開放的太空游市場無商業價值
本報訊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任何一個市場,只有具備適當的價格和相當規模的消費者才能實現利潤。因此太空旅游要想變成一項產業就必須贏利,這就要求“太空游”價格大幅度降低,營造出一個相當規模的“太空游”市場,“目前只對幾個人開放的太空游市場不可能有商業價值。而一個沒有商業價值的旅游產品,至多只能算是炒作”。
成行者-“太空往下看,地球像籃球”
第三位太空游客亮相京城,稱在太空中 移動曾撞傷身體
昨天,全球第三位太空游客、美國人奧爾森在北京公開露面,接受了媒體的采訪。今年10月1日,60歲的奧爾森先生乘俄羅斯“聯盟TMA-6”號飛船升空,成功抵達了國際空間站。11日,奧爾森在空間站上停留近8天后,與兩名宇航員一起返回地面。奧爾森為這次旅行支付了2000萬美元。
記者:你這次太空旅行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奧爾森:這10天我在太空的經歷,是我人生很重要的經歷。我也拍了很多地球的照片,在300公里的高空往下看,我覺得地球看起來很小,像一個籃球一樣,但是很薄。
記者:在太空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奧爾森: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在空間站里面有自己的照相機,但是我的照相機從口袋里掉了出來,飛到空間站不知道哪個角落了。
記者:在太空中最困難的是什么?
奧爾森:剛開始的時候,頭比較暈,不過過了一天就好了,此外在太空的困難就是我必須要控制自己的動作,如果我開始向某一個方向移動的話,我會依次移動,直到我碰到一個固體為止,結果我會撞得自己身體青一塊紫一塊。另外就是在上面吃飯和上廁所也比較難受。
記者:有沒有在安全等方面有過懷疑呢?
奧爾森:沒有過任何懷疑,因為我所坐的聯盟號飛船是一個已經飛過很多次的太空飛船。在我訓練的時候,發現在
航天飛機里,每一部分都有兩到三個后備系統,所以我從來沒有對這方面有過懷疑。 奧爾森:對我而言,現在還沒有任何收益,我上太空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純粹為了享受外太空失重狀態下的感受;其次是對科學的喜愛,做一些科學實驗;最后是希望能與美國的學生分享我的實驗和體驗。
蔣方說,他已支付人民幣100萬元,參加亞軌道飛行項目,飛行計劃最快將在2007年6月份進行。蔣方稱,在太空旅行前,他要經過4天完整的真正的航天員培訓,然后再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