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兩岸同胞手足情深。進一步加強兩岸旅游合作與交流,實現兩岸旅游的雙向互動,有利于增進兩岸人民的感情融合,有利于兩岸人民的福祉,有利于實現兩岸旅游業攜手共贏。”11月2日晚,在高雄舉辦的“兩岸旅行業相見歡”晚會上,中國旅游協會會長邵琪偉的一席話道出了兩岸旅游業界共同的心聲。
正在臺灣考察的大陸旅游考察團一行2日抵達臺灣南部高雄市,受到了臺灣和高雄市旅游業界的熱烈歡迎。當晚,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中華兩岸旅行協會、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臺灣省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和高雄市觀光協會舉辦聯合晚宴暨“兩岸旅行業相見歡·共創未來”晚會,兩岸業界濟濟一堂,共襄合作之舉,共敘友好之情。“這些年,兩岸旅游業界有著愉快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兩岸旅游發展正呈現‘風日情和人意好’的喜人局面。”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張希欽說。
據了解,隨著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臺灣赴大陸游客逐年增加,去年增長了35%,達到了368萬人次;今年前三季度又增長了15%,達到了313萬人次。臺灣地區已成為大陸入境旅游的重要市場。“由于臺灣和黑龍江地分南北,在風土人情、氣候條件等方面互補性強,臺灣已成為我省第四大客源市場。”黑龍江旅游協會會長薄喜如說。她說,黑龍江今年已接待臺灣游客近5萬人次,明年預計還會增長50%。
福建省旅游協會會長黃曉炎表示,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兩地語言相通,人緣相近,血緣相親,在對臺旅游上擁有獨特的優勢。從1987年以來,已有670萬臺灣同胞踏足八閩大地,今年臺灣游客的增長幅度也有望達到30%。
兩岸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相互推動,促進了兩岸旅游界同仁的交流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近年來,大陸每年都有十多個省(區、市)的旅游協會,應邀前往寶島臺灣進行交流訪問,通過旅游推介等形式,加強與臺灣旅游業界的交流,推動兩岸在旅游領域的合作。
海峽旅行社總經理馮卓志說,他已是第八次來臺灣,走遍了臺灣的山山水水。而每次來臺期間都會受到臺灣旅游界朋友們的熱情接待,彼此間早已結下深厚的友情。
黃曉炎表示,實際上,在一個多月前的海峽旅游博覽會上剛剛與臺灣同仁見過面,彼此已相當熟識,而且今年以來,福建與臺灣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從年初邀請臺灣120家旅行商來閩考察旅游線路,到5月份簽署武夷山———阿里山兩山旅游對接協議,再到首屆海峽旅游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閩臺合作可謂亮點不斷,好戲連臺”。
薄喜如說:“近年來,我們不僅多次赴臺促銷,還經常邀請臺灣商旅和媒體到全省各地考察投資和旅游,引起了臺灣業界對黑龍江市場的極大關注。黑龍江冰雪之旅、清涼之旅早已在臺灣家喻戶曉。”她還喜悅地透露,借這次赴臺考察之機收獲了一大成果,就是與臺灣旅游業界達成初步協議,明年第九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將在哈爾濱舉行。她表示,這對黑龍江和臺灣來說,無疑又是一件進一步促進相互交流的盛事。
然而,由于還沒有實現雙向互動,兩岸旅游交流的真正潛力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為此,期盼合作、互動、共贏已成為兩岸旅游業界共同的呼聲。
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曾盛海說,旅游業一直是兩岸交流的先鋒、溝通的橋梁、和平的使者。今年5月大陸宣布開放居民赴臺旅游,兩岸業界和民眾都非常歡迎,都寄予很高的期盼。希望早日開啟兩岸雙向旅游交流的大門,增進理解,實現雙贏。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林進榮表示,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有助于臺灣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有助于兩岸人民進行交流、溝通。他說,愿意為兩岸旅游業界進一步互動、交流多做工作。“兩岸旅游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一到,千帆競發。”張希欽表示,兩岸旅游的交流交往將勢不可擋。
登高望遠,邵琪偉的一番話更是擲地有聲:兩岸旅游交流正面臨著歷史性的機遇。兩岸旅游合作會進一步加強,合作領域會進一步拓寬,合作內容會進一步豐富,旅游業對兩岸經濟及相關產業的貢獻會進一步凸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他認為,放眼未來,兩岸旅游必將走向合作、互動和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