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頂景區位于福建省永泰縣青云山頂,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云頂周圍幾個山頭,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為主,號稱“萬畝草場”,是理想的避暑游覽勝地。云頂有一口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天池,呈彎橢圓形,周長約400米,面積12畝左右,豐水時平均水深1.5米。池內碧波蕩漾,池旁綠草如茵,周圍還有不少火山噴出物如火山彈等。在萬畝高山草甸中點綴著無數的紅杜鵑。非常好看。
整個景區總面積36平方公里,分云中梯田、云頂天池、云外七星、云中峽谷等景區以及云頂休閑度假區等部分。一期工程將完成景區入口服務區、旅游綜合服務中心、云頂休閑度假區等旅游配套項目建設,完成云中梯田、天池、峽谷景區景觀建設,完成景區游覽步道、配套服務設施及觀瀑電梯、客運索道、景區內觀光車道路的改造和建設。 整個青云山屬于戴云山脈和大樟溪水系,方圓50平方公里,9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平地兀立,直沖云天,古稱“羽中峰”,又因青云繚繞,霧鎖奇峰,得名“青云山”。青云山屬環太平洋火山地帶。2200萬年前,火山爆發,形成天池、深峽、曲溪、奇瀑、怪石、險峰、幽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地質博物館。

水是青云山的精華。天上掛下來瀑布,地下冒出來清泉,動有溪流、暗河,靜有天池、深潭。青龍瀑布,是青云山點睛之作。一條青龍在斷崖舍身躍下,化成條條小青龍,潛入深幽的青龍潭,上小下大,像是倒放的煙花,又稱火煙瀑布。九天瀑布,落差600米,蔚為大觀。火山口積雨形成云山天池。天池呈橢圓形,面積3000平方米,周遭還有烏后、斗湖、鯉湖、對山等數個天池群星拱月。
峽是青云山的風骨。由石廊峽谷、青龍峽谷、白馬峽谷、九天峽谷、桫欏峽谷、轉頭峽谷、北溪峽谷等等眾多峽谷加盟的大峽谷群,在國內并不多見。石廊峽谷,有瀑布、奇藤、深潭、怪巖、險灘。云天石廊如神龍游走幾座山峰,又稱“登天廊”。青龍峽谷,蜿蜒3公里,飛瀑、絕壁、暗洞、懸巖、深潭、古藤,令人目不暇接。九天峽谷以險出名,有九天瀑布、神女巖、凝眸雙峰、綿羊山等景。最有特色的是桫欏峽谷,又稱神谷,瀑有天臺、天壇、三疊、谷口、觀音;潭名恐龍、回龍、三龍;洞稱仙人、情侶、飛來、紅軍、天游;石號威虎、鯉魚、雄獅、野象……

綠是青云山的靈氣。在青云山天池四周是千米峽谷,其間層層古梯田,直接云天。成為“空中田園”。萬畝草甸,人稱“南國天山”。在天池等幾個山頭,海拔千米以上高山,綠茵茵的草甸,緩緩的坡度,酷似北國天山遼闊寬廣的草原。青云山屬于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植被帶,這在福建比較少見。在桫欏峽谷、萬藤谷植被為原始林狀態,植物垂直分布層次明顯。高山為草甸,次之為竹海,再之針闊葉林混生,藤本植物纏繞其間。“壁虎谷”里的崖壁和樹上,爬滿了酷似一只只壁虎的青藤。這里的植物品種很多,特別是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青云山是各種昆蟲和動物良好的棲息地,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就有16種。山中還有數群野生短尾猴,嬉戲在樹藤之間。
文是青云山的神韻。青云山地靈人杰,文化內涵豐富。南宋年間,永泰青云山人狀元蕭國梁,刻苦讀書,乾道年間,考中狀元。當地人為紀念肖國梁“青云直上中狀元”,把羽中峰改名為青云山。“龍爪花紅,狀元西東”,此后六年間,附近龜嶺、龍嶼的鄭僑、黃定先后也考中狀元,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同鄉“七科三狀元”的奇跡。九天峽谷的九山書院是清代遺址,現存梯形石墻、半圓拱門、古宅地基、角樓等遺跡。

當地還流傳著這么一個說法:宋1166年,永泰人蕭國梁一舉奪魁,高中狀元,成為永泰歷史上的頭名狀元。當地老百姓為紀念他少年時曾在此山苦讀,便將此山命名為“青云山”,希望他將來能夠“青云直上”的意思。相傳明朝正德皇帝曾游覽青云山,迷戀此地美景而流連忘返,曾連續四夜住在此地仍難以離去,當他游覽到風景區盡頭時,覺得此景實在難得,又轉頭想重游一遍,然而在眾大臣們以“山轉頭,人回頭”的勸說下才難舍而歸,留下了“轉頭山”的千古佳話。正德皇帝想轉頭的那個地方,地名至今仍叫“轉頭山”。后來當地百姓把正德皇帝曾住過的四個地方依次取名為:一樓、二樓、三樓、四樓,并一直沿用至今。
